不同结构形式光伏厂房的加固方法

光伏厂房的加固方法需根据其原有结构形式(如钢结构、混凝土结构、混合结构等)、荷载变化(如新增光伏板重量、风荷载、雪荷载等)以及现场条件进行针对性设计。以下是不同结构形式的常见加固方法及注意事项:


1. 钢结构光伏厂房加固

适用场景:轻钢门式刚架、桁架结构等,需增强承载力或稳定性。
常见方法

  • 截面增大法:在原有钢梁、柱上焊接附加钢板或型钢,提高抗弯、抗压能力。

  • 增设支撑:增加横向或纵向支撑(如交叉支撑、隅撑),减少长细比,提高整体稳定性。

  • 预应力加固:采用钢拉杆或碳纤维板对梁施加预应力,减少挠度。

  • 节点加固:对薄弱节点采用外包钢板或加焊加劲肋,防止应力集中。

  • 基础加固:若基础承载力不足,可扩大基础面积或采用注浆加固。

注意事项

  • 焊接时需避免高温对原有结构的损伤。

  • 新增构件需做好防腐处理(如热浸镀锌)。


2. 混凝土结构光伏厂房加固

适用场景:框架结构或排架结构,需提升抗弯、抗剪或抗震性能。
常见方法

  • 碳纤维布(CFRP)加固:梁板底部粘贴碳纤维布提高抗弯能力,柱体环向包裹增强抗剪能力。

  • 粘钢加固:在梁、板底面或侧面粘贴钢板,提高刚度。

  • 增大截面法:浇筑混凝土加大梁、柱截面,需植筋确保新旧混凝土结合。

  • 增设剪力墙:在薄弱区域加设混凝土剪力墙,提高抗震性能。

  • 基础加固:采用桩基托换或扩大基础。

注意事项

  • 碳纤维加固需*基层平整且无空鼓。

  • 粘钢法需考虑钢板防锈及胶粘剂耐久性。


3. 混合结构(钢屋架+混凝土柱)加固

常见问题:钢屋架与混凝土柱连接节点薄弱,或混凝土柱承载力不足。
加固方法

  • 柱顶加固:在混凝土柱顶外包钢套或碳纤维布,增强局部承压能力。

  • 屋架加强:对钢屋架增设下弦杆或腹杆,优化受力路径。

  • 增设拉索:在屋架间布置预应力拉索,减少挠度。


4. 轻型屋面(彩钢板)加固

适用场景:原有屋面承载力不足,需直接安装光伏组件。
加固方法

  • 檩条加强:更换高强度檩条或增设副檩条,缩短檩条跨度。

  • 屋面加固:在彩钢板下加铺OSB板或钢承板,分散荷载。

  • 结构胶粘接:对局部薄弱区域采用结构胶补强。


5. 专项荷载考虑

  • 风荷载:光伏阵列可能增加风吸力,需验算屋面抗风揭能力,必要时增设抗风夹或加固连接件。

  • 雪荷载:寒冷地区需考虑积雪荷载,加固屋架或增加坡度。

  • 抗震要求:对节点和支撑系统进行抗震验算,增设阻尼器或耗能构件。


加固流程建议

  1. 检测鉴定:先对原结构进行检测(材料强度、裂缝、变形等),评估*性。

  2. 荷载计算:确定光伏新增荷载(静态重量+动态风/雪荷载)。

  3. 方案设计:选择经济合理的加固方法,避免过度加固。

  4. 施工控制:确保新旧结构协同工作,避免二次损伤。

  5. 验收监测:加固后需进行荷载试验或长期监测。


注意事项

  • 经济性:碳纤维加固成本较高,但施工快;增大截面法成本低但工期长。

  • 防火防腐:加固材料需满足防火等级要求(如钢结构防火涂料)。

  • 光伏安装匹配:加固方案需预留光伏支架的连接节点。

根据具体项目需求,建议委托结构工程师进行详细计算与设计,确保*性与合规性。